全国服务热线0571-63542971手 机:159-5800-7070
初夏之夜,上海如往常一样灯火辉煌。市民张立女士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她每天做饭、看电视、开空调都
初夏之夜,上海如往常一样灯火辉煌。市民张立女士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她每天做饭、看电视、开空调都需要用电,也知道这其中的一部分电力是从千里之外的三峡工程输送过来的。
三峡工程是我国水电发展的一个缩影。我国水电开发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2014年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历史性突破3亿千瓦,水电发电量更是历史性突破1万亿千瓦时。水电作为清洁能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绿色动力。
三峡工程是全球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共有32台单机额定功率70万千瓦、2台5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额定总装机容量达2250万千瓦,源源不断地向上海、广东等10省市输入电源。水电慢慢的变成了长江流域的能源“顶梁柱”。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说,我国始终致力于水电开发,水电在能源结构调整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从我国目前所有发电方式的发电量比较来看,水电占比为21%,水电作为我国当前最大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为我国能源电力结构调整、温室气体减排、气候环境改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回眸水电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到,我国水电历经几代人的努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实现了快速地发展。中国水电装机居世界第一并遥遥领先。从0到1亿千瓦,中国水电走了92年;从1亿千瓦到2亿千瓦,中国水电只用了不到6年;从2亿千瓦到3亿千瓦,中国水电仅用了4年时间。全球水电站按装机容量排名,中国5座电站位列前10,全球半数70万千瓦及以上的巨型机组由中国三峡集团管理运营。
三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林初学介绍,我国水电开发技术居于全球领先位置,已经实现了由“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跨越。三峡工程建设之前,我国只能设计制造3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如今已掌握了制造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和50万伏直流输电装备的能力。
这串闪光的数字标志着我国水电事业已迈入大电站、大机组、高电压、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全新时代,水电慢慢的变成了我国工程技术能力发展中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
中国水电响应国家“走出去”发展的策略,大力进军海外市场,参与全球水电开发,赢得了众多水电开发国家的信赖和认可,先后与80多个国家建立了水电规划、建设和投资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以中国三峡集团、中国电建、中国能建等为代表的中国水电企业已成为推动世界水电发展的重要力量。
生态环境影响一直是水电开发非常关注的问题。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表示,水电对目前应对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意义十分重大。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实现能源转型,步履艰难,按照2020年要达到非化石能源消费占“15%”的计划目标,所面临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而在能源转型中,水电无疑将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我国水能资源蕴藏丰富的地区,往往也是自然环境良好、生态功能重要、生物物种丰富和地质条件脆弱的地区。据专业的人介绍,受历史原因和认知水平的限制,水电开发在一定阶段存在“保护让位于开发”、“保护跟不上开发”的现象,部分河段的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出。
如何正确地处理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呢?专家们一致认为,要按照“生态优先、统筹考虑、适度开发、确保底线”的原则,坚持将生态优先的原则贯穿到水电开发的全过程,维护好河流的生态系统健康和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
据了解,世界各国在水电建设生态管理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如瑞典和欧盟建立了“绿色水电”认证制度,美国开展了“低影响水坝”评估,核心就是坚持生态优先。
三峡大坝的建设一直伴随着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大气环流、诱发水库地震等等非议。林初学认为,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利有弊。总体上来看,三峡工程本质上是一项有利于改善长江流域以及全球生态环境的工程。三峡水库对下泄流量的调节和控制,可有效变长江水患为水利,积极主动进行生态修复,大幅度减少洪涝和干旱造成的生态灾难。同样重要的是,从2003年至2014年,11年间累计发电量已突破8000亿千瓦时,相当于累计为社会节约原煤消耗3亿多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亿多吨,减少二氧化硫800多万吨,这就是最大的生态与环境保护。
不可否认的是,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改变也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如土地淹没、移民搬迁,一些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条件受一定的影响,对一些鱼类的自然繁殖可能带来不利影响。“国家已经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把坏因降到最低。如中华鲟和长江流域的很多珍稀动植物通过人工引种繁殖,已经得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张博庭说。
目前,各地正在积极探索,努力走出一条水电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多赢之路。
谈起1998年长江的那场大洪水,摇着蒲扇在长江大堤上乘凉的人们至今仍记忆犹新。长江在历史上洪涝灾害频繁,自从三峡工程建成后,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还明显提高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使万里长江最险要的荆江河段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近百万平方公里土地得到一定效果保护。
“三峡工程综合效益已经初步显现。”林初学对记者表示。三峡工程的200多亿调节库容还能发挥抗旱功能,2011年,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遭遇了70年一遇的大面积干旱,三峡水库及时实施了应急抗旱调度,有效改善了中下游地区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和通航条件,为缓解特大旱情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自2003年以来,枯水期三峡工程累计为下游补水904亿立方米,为满足沿江地区生产生活用水和改善中游航道条件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峡工程还大大改善了库区航道条件,有力地促进长江航运的发展。2003年至2014年三峡蓄水通航11年间,累计过闸货运量超过了7亿吨,是三峡蓄水前葛洲坝枢纽22年过闸总运量的3倍以上。
张博庭认为,发展水电能够有效提升水资源管理能力和利用效率。修建水电工程需要建水库,但目前我国的8万多座水库大多数都用在灌溉、供水、防洪,水电开发还不能满足新能源和水资源管理的需求,因此,要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刘 慧 张 雪)